【中评社】蔣小波:塑台灣儒家倫理 節烈旌表功作用大

发布者:张晓峰发布时间:2016-10-04浏览次数:125

        中評社香港104日電(記者黃博寧整理報道)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蔣小波昨日在台北世新大學舉辦的第四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表示,清代的節烈旌表政策對台灣民間風俗的轉移作用明顯,成功建立起禮儀之邦社會規範,不僅節烈婦女人數的急遽攀升上,也體現在傳記所反眏的節烈婦女身份階層的逐步多元化方面。
  蔣小波表示,清代初期,台灣剛剛納入大清版圖,士民對明鄭尚懷感念之情,因而民間史傳文學中的節烈叙事充滿了強烈的政治隱喻色彩,其中突出的特點是以烈女對丈夫的忠貞暗喻台人政治上對明鄭的忠誠。
  清政府對台灣實施行政管理之後,非常策略地將對節烈婦女的表彰引導到維護地方秩序與重建儒家倫理的軌道上來。總體而言,清代的節烈旌表政策對於台灣民間風俗的轉移是明顯的。借助於提倡節孝、興辦學校、獎勵科舉等一系列文治措施,清政府成功地在台灣這樣一塊“民風澆漓”的海外飛地逐步建立起禮儀之邦的社會規範。
  節烈表彰對於社會風俗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節烈婦女的人數的急遽攀升上,也體現在傳記所反眏的節烈婦女身份階層的逐步多元化方面。同時,節烈書寫的主體也從清初單一的官府重新向民間轉移。
  文人詩賦、野史稗傳、私人碑銘、家譜、族譜等多種形式的節烈叙事體現了民間對於節烈道德的呼應,而尤其是地方縉紳主導的節烈采訪册的興起,更是體現了中央政府與地方精英在道德教化方面的良性合作與積極互動。
  通過研讀台灣節列婦女的傳記,可以發現清代台灣的婦女生活與社會變遷除了具有與內地相同的共性之外,還具有一些海島移民社會獨具的特點,比如說移民社會男女性比例失調帶來的社會問題及其對婦女生活的影響,多元族群的混雜帶來的不同風俗之間的同化問題,流徙型社會所造成的留守婦女問題,節婦在家庭經濟與商業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社會動蕩引發的暴力活動對於婦女生活影響。
  第四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主辦單位,台灣方面包括台灣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共同課程委員會、終身教育學院,大陸方面包括大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福建師範大學兩岸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包括,財團法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威京總部集團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台灣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社會心理學系、英語學系、通識教育中心、社會發展研究所、性別研究所,以及大陸中國藝術研究院兩岸文化研究基地、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