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譚華孚談兩岸青年認同 憂“台獨”成真議題

发布者:张晓峰发布时间:2016-10-03浏览次数:66

        中評社台北103日電(記者 吳政峯)“第四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3日在台灣世新大學登場,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譚華孚以“社會媒體環境中的兩岸青年認同”為題做專題演講表示,台灣島內激進獨派人士宣揚兩岸是不同“種族”,這其實是偽命題。但隨著互聯網架構技術與人文環境的岐異,所有關心中華民族未來的人們應要高度警覺,激進“台獨”人士的偽命題,可能變成真議題。

   “第四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由台灣世新大學、大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校共同主辦,論壇以“兩岸文化發展與創新”為主題,圍繞在“兩岸傳統文化的再現與表現”、“兩岸流行文化的差異與比較”、“兩岸文化產業發展的合作機制”、“兩岸文化交流”等四個子議題進行討論。共有兩岸學者150人與會,發表論文達40篇。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樹峰教授強調,兩岸人民的心是在一起的,同根且同源,是割不斷的情緣。期待透過攝影與影像,相互瞭解、增強認同。“中央研究院”院士、世新大學教授曾永義說,“我熱愛中華藝術文化!在兩岸文化交流之中,我感受到是如此地熱血相融的溫馨與默契相通的感情。”

   對於兩岸青年認同,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譚華孚表示,當代兩岸青年認知世界的管道已從傳統的紙質印刷品媒介、電影廣播電視的電子媒介,轉變為位數化網絡新媒體。例如,2016年初發生的網路民族主義事件“帝吧出征FACEBOOK”,大陸網路青年利用網路翻牆技術,登錄FACEBOOK,與台灣部分獨派青年展開“罵”戰。

   譚華孚指出,台灣社會採取國際互聯網架構,大陸社會基於國家資訊安全與意識型態,建構自成一格的社會媒介體系。如果兩岸青年長久被分隔在不同數位化世界,兩岸青年對於彼此的認知、自我的認知,都會產生巨大差異。此外,台灣島內激進獨派人士宣揚兩岸是不同“種族”,這其實是偽命題。但隨著互聯網架構技術與人文環境的岐異,所有關心中華民族未來的人們應要高度警覺,激進“台獨”人士的偽命題,可能變成真議題。

     曾永義以“兩岸戲曲交流與戲曲現代化之省思”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1989年台灣開放大學教授到大陸學術交流,他深刻感受到祖國情懷,兩岸是血濃於水、文化中國、藝術中國、文學中國,以及錦秀河山的中國。他當年率台北市南管樂團赴陜西黃帝陵還穿著古代禮服,夜祭軒轅廟。他也曾率台北市南管樂團與泉州南管樂團一起交流,並創立兩岸南管樂團學會。

   曾永義表示,他也推動崑劇在台灣的研習計劃,南管在台灣的保存延續計劃,也編創“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多齣劇曲,赴大陸各地演出。

   世新大學共同課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功勤,以“中華文化在台灣的衝突與融合”為題做專題演講。他說,台灣是以漢人文化為主的社會,但日本文化與建築也影響台灣社會,像是“總統府”、台北賓館、台灣大學等等。

   李功勤說,國民政府遷台後,設立在台北市“四四南村”眷村多以山東老兵移民為主,並帶來眷村美食,包括,滷味、牛肉麵等。台北市在“民國”40年代的電影院,門口也有退伍老兵帶來了茶葉蛋的大陸小吃。台灣的美食就是融合客家、福州等大陸各省美食文化。另外,追求創新與創意時,若離開禮義廉恥等中國傳統文化,就行不通。近年來台灣發生去中國化活動,包括,台灣太陽花學運,但台灣社會在各層面也是離不開中國文化。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樹峰教授以“攝影的經驗與影像的時空”為題做專題演講。他指出,希望透過攝影,達成兩岸民眾可貴的心靈深層次交流。從中國歷史影像來看,19世紀中葉歐洲人拍攝的中國作品,對於裹小腳、抽大煙、砍頭刑罰,是超乎常情的關注,但對於中國民眾在襤褸衣衫之下的善良與進取,卻採默視態度。與100多年前相比,如今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正走出中國看世界,在地球的南極、北極、非洲、南美洲,到處都能看到手持專業相機看世界的中國民眾。

   李樹峰說,兩岸人民的心是在一起,同根且同源,是割不斷的情緣。期待攝影是如實地看待世界,對於地球增加學術的認識,同時把地球的美麗與滄桑,納入影像時空,以中國文化目光來看待事物,穿越文化的隔膜,剔除不同階級與不同民族間的偏見,打破社會和國家意識型態的阻隔,進而使不同民族與國家,通過影像,相互瞭解、增強認同,使人類更緊密聯繫在一起。而不是運用影像,增強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