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综述:两岸文化交流 沟通虽多难题仍存

发布者:张晓峰发布时间:2014-10-27浏览次数:76

    中评社福州1027日电(记者黄蔚)数位参与第二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的两岸专家指出,今年年初台湾爆发的、年轻一代为主要参与力量的“太阳花学运”难让人对两岸文化交流乐观。
  宁波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邓启明在从“太阳花学运”这个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台湾地区的年轻人大多出生在“解严”以后,成长在台湾民主化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在民进党执政时期接受了中小学教育,强烈的“本土化”概念在他们头脑中扎根并发展壮大。
  邓启明认为,台湾年轻人中的很多人“非常封闭”,对大陆有一种现实的恐惧,而且从根本上更认同“我是一个台湾人”。近端时间热炒的“茶叶蛋”笑话表现出目前海峡两岸间仍存在严重隔阂与陌生感,以及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岸文化与教育交流合作和青年学子间的互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另外一个视角出发,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台湾文化政策研究中心执行长、副研究员张玉汉认为“太阳花学运”的诉求虽然在于政府在签署相关协议时的动作,但起因在于两岸服贸协议之签署,而为何产生这样的发展方向,在于服贸协议涉及许多有关文化事务的内容,包含影视、出版等,因此台湾有了“文化例外”、“文化权保护”的诉求,但这样的发展趋势与文化抵抗与两岸希望更进一步签署文化合作框架协议有所相悖。
  张玉汉因而建议,两岸的文化交流应该是十分民间的、社会的、软性的交流事项,是非传统安全层次的交流事项,故两岸执政党都应重新去检视“文化”的意义,在两岸找到真正签署文化合作协议之文化意义前,应避免强行的推动政治性的文化协议,以免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冲击。
  台湾世新大学共同课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功勤从台湾特殊的历史视角出发,认为经历过日本殖民时期、国民政府迁台、两岸关系从对立到和缓等时期之后,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感情是复杂的。他引用2014年台湾《联合报》民调表示,民众主张“永远维持现状”者居多,比例维持四成七,主张缓独者略增,缓统者略减。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表示,文化交流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文化是将很零碎的拼图拼到一起。但两岸交流这么多年,“两岸一家亲”不知道提过多少遍,但今天依旧重复几十年前的话语,则不可避免地引发情感疲劳,且这只能说明人心还并未真正的沟通,两岸之间的交流切忌一厢情愿地自说自话,因为这只能引发反弹。
  李功勤所提及的这一现象,比起青年人学子间的互动和文化发展,更值得北京方面的警觉。
  不过,虽然两岸交流之间还存在部份障碍,但两岸在文化教育上却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佛光大学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专案教师林以衡便从“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涯”出发,分享了台湾的课程设计理念。他相信,汇集两岸教学研究者的智慧与心得,未来便能融合两方的优点、改正己方的缺点,帮助台湾国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将不再被忽略,进而突显出人文学门的教育价值。
  旨在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两岸关系及民族认同的第二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于102427日在福建福州召开,本届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台湾问题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铭传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主办。此次论坛会期两天半,围绕主题“两岸文化发展合力之探求”进行五个议题的讨论,这五个议题分别为:两岸商签文化交流协定的现实意义,两岸中小学文史音美教材的比较研究,两岸文化话语体系的交流对接,两岸传统文化认知的异同,两岸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