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三期 工作简报

发布者:颜郡发布时间:2006-09-30浏览次数:425

工作进展情况


重要信息


李卫红副部长肯定《台湾文献汇刊》的正式出版


    2006年7月7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李卫红副部长在总结“十五” 规划“十一五” 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台湾文献汇刊》的整理出版工作,她指出:“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联合编撰的百卷《台湾文献汇刊》面世后,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4月出访美国时把该书作为代表性图书赠送给耶鲁大学。” 这套书籍是有重要价值的传世文献和学术精品。这项工程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的表现。






发布“两岸资源整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日前,中心通过网站发布召开“两岸资源整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征集通知,研讨会主要议题是:1.实现海峡两岸资源与产业互补和经贸共赢的战略及途径;2.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经济共赢中的战略地位;3.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4.海峡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发展;5.海峡两岸文化与经济发展。通知要求有意参会学者于本年7月20日前提交论文提要及相关联系方式。



中心严复研究所出版《严复与中国近代社会》


    严复研究所所长林平汉教授主持出版了《严复与中国近代社会》一书(30万字),汇集了近年严复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立意深刻、内容丰富。


林卿主任带队走访北京台湾研究机构


    7月8日至7月10日,中心主任林卿教授率办公室主任林志达、主任助理林翊一行三人赴京,先后拜访了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等单位,就科研机构建设以及学术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考察与交流。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徐博东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教授、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孙升亮主任热情接待了林卿教授一行。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4月23日。目前研究院有专职人员12人,外聘人员5人,下设四所一室一中心,即两岸关系研究所、台湾经济研究所、台湾文史研究所、涉台事务研究所、院办公室和信息资料中心。研究重点为当代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中(大陆)、美、日、台关系,兼顾研究台湾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总结祖国大陆涉台事务工作经验,培训涉台工作干部,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为政府涉台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于19993年3月,致力于台湾经济、政治和两岸关系研究,在促进两岸学术界、企业界、文化界的交流和两岸产业合作以及为国家培养不同层次的涉台干部以及对台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刘震涛所长是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林卿主任代表中心向他颁发了聘任书。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9月,主要从事台湾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和平统一与海峡两岸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该所经济研究室孙升亮主任领研究室其他研究员与林卿主任一行进行了座谈。

林卿主任等三名考察人员一致表示这次考察交流意义重大,收获颇丰。此次考察的对象均为国内著名的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机构,访问考察不仅为今后与这些研究机构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开拓了眼界,拓宽了科研思路,为中心的“十一五”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心获2005-2006学年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9月29日我校召开2005-2006学年对外宣传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校领导李建平校长、郭绍生副书记出席会议。本中心被评选为2005-2006学年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主要学术活动简讯


台湾花莲教育大学副校长林清达教授带队来访


    2006年8月8日中心全体研究人员接待了台湾花莲教育大学乡土文化学系闽台文化学术考察团。考察团由副校长林清达教授带领,成员有吴翎君、林宗贤教授、李世伟副教授和陈怡伶、林祥伟博士等9人。中心全体研究员与台湾客人双方就GIS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乡土史迹、乡土民俗的发掘和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坦率、热烈的讨论。座谈会后,林卿主任和吴翎君主任分别代表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和花莲教育大学乡土文化系正式签署了加强学术交流与互动的协议,并互赠礼物及相关学术成果。该访问团体此前还参访了厦门大学、泉州海交馆、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和福建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



杜力夫教授出席第四届“海峡法学论坛”


    8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省法学会和我校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四届“海峡法学论坛”在福州召开,会议主题为“两岸经贸合作与权益保障”,中国法学会党组会书记刘飏年、省委政法委书记鲍绍坤,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美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营官、我校副校长汪文顶教授以及来自北大、清华、人大、政法大、台湾政大、文化大以及台湾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会等代表参加了论坛。我中心政治研究所所长杜力夫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论文。



日前,省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吴能远研究员应邀来校讲学,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陈水扁“终统”与两岸关系》的专题讲座。



闽台区域论坛


台湾农业结构之改变与农产品竞争能力之分析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 毛育刚


一、前言


分析经济发展或农业发展之成就,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其一是成长率,其二是结构改变。一般而言,前者较受重视而后者则常受到忽略。事实上在经济发展或农业发展之过程中,追求高成长率较易,而结构之调整则绝非易事,不能一蹴可几。一个国家或社会,当其经济或农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其发展重心即会由成长率而演进为结构之调整。台湾自70年代起,经济发展由农业进入工商业阶段,就逐渐将农业发展之重心,由成长率而转变为结构调整,成就显著,颇有值得参考之处。


二、农业结构之改变


(一) 农业生产资源结构

1. 农地资源

    台湾在农业发展初期,为了增加农业生产,对于农地开发曾经不遗余力,于1976年农地面积达到92万公顷之最高纪绿。其中水田为52万公顷,占55%,旱地为40万公顷,占45%。至2005年因农地变更为非农业使用,面积已减少为83万公顷,约减少9万公顷。其中水田为42万公顷,计减少10万公顷;旱地为41万公顷,计增加1万公顷。可见在此期间,台湾农地有显著之减少,而减少者主要为生产力较高之水田,生产力较低之旱地不减反增。对于台湾农业之长期发展,颇有不利之影响。

2. 农业劳动

    1961年台湾之总劳动人数约有350万人,其中农业劳动为174万人,占50%,服务业劳动为103万人,占29%,工业劳动为73万人,只占21%。可见当时尚处于农业经济时期,农业对于劳动就业非常重要。至1981年,台湾经济已快速成长,总劳动人数亦因人口之大幅增长而增加为667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减少为126万人,服务业及工业劳动则分别增加为258万及283万人,后二者之人数已分别远超过农业就业人数,表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之地位,已落于服务业及工业之后,台湾已进入工商业经济时期,农业面临劳动力减少之严重困境。2005年台湾总劳动人口为994万人,农业劳动继续减少至仅有59万人,比1961年减少116万人,减幅至为惊人。服务业及工业劳动分别增加至579万人及356万人,服务业、工业及农业之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之比率分别为58%、36%及6%。在农业劳动中,男女之性比率变动甚小,始终维持在7:3左右。1987年男性农业劳动中,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28%,35-65岁者占67%,65岁以上占者5%。2005年男性农业劳动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12%,有明显的下降;年龄在35-65岁者占74%,比率稍有增加;65岁以上者占14%,比率已大幅提高;显示农业劳动结构有老年化的趋向。

(二) 农业产业结构

1. 农林渔牧生产结构

    就农林渔牧生产结构而言,过去半世纪有甚大的变动。1961年农作物在农业产值中占65%,林业占5%,渔业占9%,畜牧业占21%。至1981年农作物之产值降到50%以下,占46%,林业降为2%,渔业及畜牧大幅上升至21%及31%,产业结构已经明显改变。2005年农作物产值之比率继续下降至43%,林业下降为0.2%,渔业及畜牧业提高为24%及33%。可见在台湾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渔业及畜牧业比较具有发展优势,故其成果较为突出。林业在农业产值中比率之下降,则是因为自70年代中期起,政策改采保护森林与水土资源,减少砍伐森林,使林业产值降低,所以此项改变是一个好现象。

2. 农作物生产结构

    台湾在1961年以前,农作物的生产结构变动不大,该年稻米在农作物中仍为最重要之作物,其所占比率为56.0%;普通作物(即稻米以外之粮食作物)占18.6%;特用作物(即经济作物)占15.8%;而蔬菜及水果仅各占4.1%及5.4%而巳;这些比率与50年代之比率极为相似。自1961年以后,稻米、普通作物及特用作物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率不断快速降低,而水果及蔬菜所占的比率则大幅上升。在2005年稻米的比率降为17.3%,远低于水果的38.3%及蔬菜的28.0%;普通作物及特用作物则均为4.6%。值得指出者为台湾农作物之分类中有一「其它」项,此一项目中的农产品,主要为花卉与观赏用植物,近20年来成长极为快速。自2001年起,其所占比率已超过普通作物及特用作物,未来发展前景仍被看好。

3. 出口农产品结构

    50年代:以糖、米、香蕉、菠萝、香茅油、茶叶等为主。

    60-70年代:以糖、芦笋、洋菇、香蕉、菠萝、鳗鱼、草虾等为主。

    80年代以后:以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等为主。

4. 生产与经营方式之转变

    50-70年代:以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在单位元元面积土地上,多投入劳动,集约利用土地,从事农场多角化经营。

    80年代起:逐渐以机械化与自动化代替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以资本投入代替人力,从事农场专业化与企业化经营。

    由以上之说明可知,农业结构之改变,是农民对于生产资源条件及国内外市场供需变迁,所作出的理性调整,也是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积极表现。台湾农业结构之合理而适时的调整,充分显示台湾农业仍是生机活泼的动态产业,而非保守落伍的产业,台湾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尤值得吾人予以肯定与赞许。


三、农产品竞争力


    关于台湾农产品之竞争力,此处只选取台湾米糖、水果、渔产、养猪、家禽、乳牛与肉牛等产业,与可能进口竞争品比较,探讨技术、资源、相对市场地位等方面的优势或竞争力。技术方面的考虑项目包括从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准、产销组织制度;资源方面包括经营规模、地理位置、设备等项目;而相对市场地位则包括产品差异性及相对产销成本等。

(一) 米糖产业

    米糖原为台湾农业中最重要的两大产业,在70年代以前,无论在产值或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均占有极重要的比重,为台湾农业的两大支柱。但在7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成本上升,米糖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其竞争力。今日台湾的稻米产业在政府强力保护下才得以延续,而糖业则已由出口转变为进口,经营台湾糖业的台糖公司,已将业务转向养猪与花卉栽培等事业。台湾糖业原为产、制、销一元化的完善企业,现已成为夕阳产业。

(二) 水果产业

    台湾之水果种类繁多,一年四季供应无缺。水果产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从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准、地理位置及产品差异性。申言之,台湾果农的专业程度高,栽培管理技术优良,对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同时台湾的水果种类多,全年的产品种类变化大,富有地方特性及新鲜优势,农民注重水果质量之控制,并已普遍实施产品分级包装。但农民的生产规模小、产销成本相对偏高、有些产销组织尚欠健全,为水果产业不利之处。

(三) 渔产品产业

    渔产品产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优势,因为台湾海上养殖位置,恰为海流交汇之处,富含浮游生物,适于从事养殖渔业。虽然台湾养殖渔业的从业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准均颇高,但由于渔业的海外投资多,相关技术随之外移,因此竞争者的程度亦与台湾相当,以致失去其相对优势。台湾的养殖渔业除少数具有高价值与高技术的产品外,其余都因为经营规模小,产销成本偏高而处于不利。

(四) 养猪产业

    台湾养猪产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从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准、产销组织制度、经营规模及设备等方面。亦即台湾猪农的饲养管理水平高,饲养规模趋于大型化,饲养设备颇为先进,且活猪批发市场及肉品批发市场设施健全,因而产生优势。但台湾地处亚热带,猪只生长条件较欧美国家差;且饲料完全依赖进口,以致生产成本相对偏高,为竞争劣势之所在。1997年发生猪只口蹄疫事件,影响猪肉之出口,曾造成对养猪事业之不利。后因口蹄疫处理得宜,台湾现已重新成为非疫区。

(五) 家禽产业

    台湾家禽产业在从业人员素质上略具优势,主要展现在对市场变动的应变能力佳。在技术水准与设备方面,主要系由国外引进,故与国外竞争者大致相等。有关家禽产业的劣势,在产销组织制度方面,除白肉鸡与蛋鸡,其余家禽的产销结构均仍有待加强;又台湾地处亚热带,易传染及滋生家禽疾病;白肉鸡与蛋鸡品种几乎全由国外引进,故无产品差异性。再则饲养规模相对较小,且饲料依赖进口,故相对产销成本较高。

(六) 乳牛及肉牛产业

    台湾乳牛及肉牛产业,系70年代在政府大力辅导下开始发展,至今其优势为从业人员素质与设备良好,其中乳牛业之从业人员教育程度高,且受过专业训练。同时因采取圈牧式的饲养,具有较佳的现代化设备。饲养规模,尤其是乳牛,与国外竞争者大致相同。产品差异性方面,除鲜乳及温体牛肉具有差异性外,乳制品与牛肉制品皆与国外竞争者无太大差异。乳牛与肉牛产业的劣势,为酪农或肉牛业者的产销组织整合性不高;饲养技术(尤其是肉牛)仍尚有待加强。台湾位处亚热带,乳牛在夏季的泌乳不佳,而市场之需求量较大;冬季的泌乳较多,而市场之需求量却较少,容易造成季节性之产销失调,增加经营之困难。在圈牧式的饲养方式下,精饲料及草料均依赖进口,亦使产销成本相对较高。


四、结语


    在50至60年代,台湾农业之发展重心,在追求较高之成长率,在粮食作物为优先之前提下,达成农产品之增产,以满足国内外市场之需求。农业发展策略则为采取劳动密集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农业劳动,以及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以达成增产之目的。在70至80年代,台湾农业面临生产资源减少,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消费者之需求结构改变等局面。农业不再盲目追求粮食增产,而致力于农、林、渔、牧产业结构之调整。农业发展策略重点,则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以弥补农业劳动之显著减少,缓和农家人力之不足与农村工资之快速上涨。自90年代,台湾为因应加入WTO,政府一方面减少对农业之保护,另一方面则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使外国农产品可以进入台湾市场,与本地农产品发生正面竞争。在此一新情势下,台湾农业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重质而不重量,以满足消费者之需求。在生产技术方面,积极走向自动化与计算机化之经营管理,以增高农业之竞争力。台湾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之历程,颇有值得参考之处。又由台湾农产品竞争力之分析中,可知中国大陆与台湾农业,可以截长补短相辅相成,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亦将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