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四期 工作简报

发布者:颜郡发布时间:2006-12-31浏览次数:436

工作进展情况

  

重要信息

  

李卫红副部长再一次表扬《台湾文献汇刊》的出版工程

  

    2006年11月2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李卫红副部长在总结“十五”期间地方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扎实进行基础研究,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的讲话中肯定了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工作,她表扬说:“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斥百万巨资精心编辑出版的百卷《台湾文献汇刊》,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揭示台湾历史发展变迁,揭示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



  


  

中心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

  

  日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结果已揭晓,中心喜获2项,分别是:中心主任林卿教授主持的《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进两岸农业发展》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项目立项;文化研究所陈新凤副教授的《闽调台腔——歌仔戏音乐源流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


  

  

原中心主任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庆祝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12月21日省委副书记王三运,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国忠,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省人大副主任黄贤模,副省长叶双瑜,省政协副主席潘心城等省领导出席了庆祝会。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秘书长史蒂芬•威尔德、日本琉球大学校长森田孟进、韩国汉阳音乐大学教授权五圣以及省文艺界、民盟负责人、全国音乐学界的专家、代表出席了庆祝会。庆祝会由李建平校长主持。省委副书记王三运对王耀华教授从教45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王耀华教授是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杰出代表,在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奋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躬耕不辍,诲人不倦,潜心学术,硕果累累,充分体现了他无私奉献、不懈求索的崇高精神,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心研究员参与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筹备工作

  

    12月12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交流协会、闽台高校交流促进会、省大学校长会联谊会承办的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在福州开幕。论坛期间,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24所台湾高校的校长,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31所知名学府的校长,围绕“经济全球化下大学的改革与创新”和“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现状与前瞻”两个主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进一步增进两岸大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两岸大学之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省领导唐国忠、汪毅夫,老同志许集美以及海峡两岸大学知名高校校长出席论坛开幕仪式。校领导李建平、黄汉升、汪征鲁应邀出席论坛。李建平校长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促进教育资源交流,达成共享共赢》的报告。论坛结束后,彰化师范大学校长一行6人、台湾东海大学副校长林振东、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应邀对我校进行访问。校领导李建平、黄汉升、汪征鲁亲切会见来访问客人,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

此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和论文摘要24篇,其中台湾高校14篇。论坛学术组筹备工作有中心研究员谢必震教授和秘书徐斌承担。



  

  

主要学术活动简讯

  

  

2006年年会“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隆重召开

  

    11月18日上午,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管理世界杂志社、厦门大学、厦门象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和由本中心主办的“两岸资源整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学术年会在福州温泉大饭店隆重开幕。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众多相关机构和著名高校的经济学家及专家学者,校领导李建平、汪征鲁,校办、宣传部、科研处、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和经济学院的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汪征鲁副校长主持,李建平校长致欢迎辞。

  本届论坛旨在研究推进海峡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探讨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合作的新途径,促进学术交流。论坛为期两天,与会代表围绕“推进海峡经济区发展的总体构想、战略举措和政策建议”、“海峡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加强海峡经济区两岸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的举措和建议”等六大主题进行深入地交流与探讨。

  论坛聚集了两岸大批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规模大、层次高、影响面广。国际欧亚科学院副主席马俊如院士、廖克院士、朱鹤健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名誉委员、原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于祖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圣明研究员,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李保民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以及台湾学者杨朝祥教授、彭作奎教授、毛育刚教授、杨开煌教授等到会并作精彩发言。

  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学动态》、《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论坛的召开表示极大关注,并对论坛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与会者指出,海峡西岸具有“五缘”优势、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以及两岸产业合作的经济优势,为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凸显了海峡两岸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作用,也必将加快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以两岸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基础,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构建未来产业优势。对此,一些学者强调,垂直分工是两岸经济互补的主要方面,两岸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构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分工体系,并根据海峡两岸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具有明显优势以及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已逐步显现的特点,着眼于两岸在国际分工中的整体竞争潜力,把海峡两岸建设成为亚太地区融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一体的混合型制造业中心。两岸农业合作特别是闽台农业合作是两岸产业合作中起步最早、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有学者认为,必须以“大农业”的观念,延伸闽台农业合作的产业链,从“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拓展闽台农业进一步合作的空间,提升福建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一些学者认为,必须以吸引台商多元化的投资来提升海峡经济区的效益。此外,在全球服务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和共同利益。

  与会者还探讨了两岸新兴产业合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学者们普遍认为,两岸在生物技术产业、海洋开发合作、文化产业等方面有着广阔而现实的合作领域,是实现两岸互利共赢的良好选择。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福建社科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召开

  

    2006年12月16日上午,由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社科联联合主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是省社科联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第三届学术年会的分会场之一。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碧秀、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张春霞等领导同志出席了论坛,来自福建省农业厅、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的4位专家围绕如何促进闽台两地农业经济合作这一主题,向与会近200多位听众作了精彩报告和答疑。论坛由中心主任林卿教授主持。

    王碧秀副主席在论坛开幕致词中指出,论坛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对于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从福建的特点出发,畅所欲言,进言献策,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省农业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办公室陈论生主任从第一线工作经验出发,就闽台农业合作的历史、现状与对策作了详细的报告。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林卿教授的《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报告就今后如何大力拓展闽台农业合作,她提出5点建议,一是以“大农业”观念,延伸闽台农业合作的产业链;二是从“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拓展合作空间,提升福建自然资源利用价值;三是增强福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四是创新农地使用政策,切实保障闽台双方农民土地权益;五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福建师大经济学院郭铁民教授从产业链构建的学术角度出发,分析指出闽台农业合作关键是如何通过产业链的构件实现分工、合作,产生效益。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的长度,重点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最终实现双赢和结构调整。福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黄跃东研究员的报告认为政府应在宏观上把闽台农业合作列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切实梳理、调整有关政策,改善台商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积极学习和借鉴台湾农业产销班、农业合作社农产品的共同运销体系,建立流畅、灵活的流通渠道。

    本次论坛的4位专家和听众还进行了答疑互动,场面热烈和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曾玉荣、丁中文、翁伯琦等十多位农业经济研究的专家也出席了论坛并参加讨论。


  

  

谢重光教授出席福建省第三届闽台文化学术研讨会

  

1031号下午,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福建省第三届闽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圆满闭幕,福建省原省长胡平出席了研讨会。在两天的研讨会中,有150多名专家学者提交了12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谢重光教授在闭幕式上对论文进行总结性点评发言。


  

  

谢重光、刘大可两位教授赴台出席“2006年族群、历史

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 学术会议

  

    2006年12月2-3日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谢重光教授和所研究员刘大可教授,赴台湾出席了由中央大学客家学院主办的“2006年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人物与地域研究”学术会议。谢重光教授和刘大可教授分别以《陈元光平蛮开漳的历史真相及其对漳州福佬、畲族两族群的深远影响》和《族群认同与符号——以东南客家地区为中心的考察》为题作了两场精彩学术报告。

12月5日谢重光教授又应花莲教育大学乡土文化学系及研究所的邀请,为该校师生作“客家文化与客家妇女社会生活”的专题讲座,受到好评。


  

  

汪毅夫副省长再次向我校捐赠书籍

  

近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我校博士生导师汪毅夫教授再次向母校捐赠一批图书,其中捐赠给校图书馆121册,文学院48册,社会历史学院50册,美术学院27册,闽台区域研究中心41册。这批图书中有不少是价值不菲的珍贵书籍。汪副省长希望藉此善举再次推动为母校百年校庆捐赠图书的热潮。


  

  

谢重光教授应邀出席北京“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12月14日-15日谢重光教授应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的邀请,出席了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和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出席论坛,共有20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的客家知名人士参会。马英九和连战分别为论坛发了贺函,寄语客家乡亲为两岸发展作贡献。


  

  

闽台区域论坛

  

江苏如何应对海西建设的发展趋势

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  桑登平

  

一、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背景及过程

    福建全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境内山岳纵横、河流密布,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西以武夷山与江西隔绝,东隔海峡与台湾相望,地处东南,与外省交通十分不便,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在号称“山岳铁路”的鹰厦线建成之前,福建是没有现代化出省陆路的,加之福建地处台湾海峡前沿,远离中国经济的两大增长极——“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也导致其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福建2005年的GDP为6560.07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GDP比重的3.6%,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如工业产值、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及外(台)商对闽投资等,也只占到全国的4%左右。福建人均GDP虽然高于辽宁、河北和山东,但却远远低于邻近的浙江、江苏和广东;由于福建的经济发展及国家财政补助不如周边沿海省份,因而导致福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有外流现象,加之经济发展的欠缺,确实使福建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有当地人就把自己的家乡福建称着为“沿海发展的断裂带”。

    为了振兴福建经济,福建省人民政府早在1995年就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这一构想(当时称为“海峡西岸繁荣带”);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福建的区位特点,立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带”思路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于2003年9月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议;2004年初,在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卢展工向会议提出了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构想,并将此作为福建省出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的提案,要求将建设“海峡西岸”的构想列入到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同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制发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纲要》就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5项重要意义、6个突出的指导思想、3条全新的基本原则、32字的总体目标、有9大支撑体系的发展态势和主要工作,加之6项保障措施,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规划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5年初,福建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通过了《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2006年1月,福建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在批准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融入到“十一五”的规划中,省人大对此项工作的立法,保证了福建地方对此构想规划的实施。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明确地提出将“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加到“建议”中有关“两岸关系”的部分;2006年3月,中央又将上述内容正式列入到《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构想的支持态度。

    笔者根据现有的材料体会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思路是:“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我以为这个意涵在于:发展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圈,向北延伸至浙江温州,与长三角积极对接;发展以厦门、泉州、漳州为核心的闽南三角城市圈,直至向南延伸到广东汕头,从而有效地对接珠三角地区;提升福建沿海一线的经济实力,扩大与台港澳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福建临海的优势,为福建的中部地区提供出海口,以密切跨区性的协作。如果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能够实现的话,那么福建就完全能够抓住祖国大陆新一轮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福建的全方位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飞跃,以服务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和祖国的统一事业。

  

二、近年来福建与台湾经贸交流与合作的现况

    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比较,福建目前是台湾向祖国大陆出口的第三大地区,仅次于广东和江苏。2000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额中,有9.5%是销往福建的;而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出口额中,也有8.12%是来自福建的。2004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述两项指标则分别下降到5.68%和4.99%,这年台湾向福建进口的比重占到了福建整个进口总额的20.1%,而福建向台湾出口的比重则仅占到该省出口总额的2.33%。截止到2005年底,福建省与台湾的间接贸易额累计达到408.5亿美元(整个大陆地区为4958.05亿美元,江苏省为825.4亿美元),其中福建向台湾出口90.5亿美元(整个大陆地区为817.28亿美元,江苏省为138.05亿美元),自台湾进口318亿美元(整个大陆地区为4140.77亿美元,江苏省为687.35亿美元),台湾对福建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到227.5亿美元(整个大陆地区为3323.49亿美元,江苏省为549.3亿美元)。

    从福州海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06年1~9月闽台两地的间接贸易总额为4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92%,也大大高于去年全年闽台间接贸易10.20%的增长速度。其中,福建向台湾出口6.83亿美元,增长了28.35%;自台湾进口34.37亿美元,增长了17.2%;福建对台湾的贸易逆差为27.54亿美元。这些成就在很大的一部分归功于海关总署与福建省签署的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因为福建省正在把握闽台关系出现新变化的机遇,积极促进闽台贸易,福建本着“先行先试,同等优先”的原则,积极推动对台小额贸易的发展;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增设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而海关总署也在积极地配合福建省向国务院建议对从事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地区海上客货运直航的进口船舶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实施“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制度,为台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努力吸引台商进行更大的投资活动。①纵观近年来闽台间接贸易的实际状况,我的理解是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一般贸易对台出口增势明显,加工贸易自台进口开始大幅增长;二是,(台)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对台贸易也开始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由于福建与台湾之间特殊的地缘、文化和历史的背景,福建虽是台商投资及贸易的重点地区之一,但鉴于早期无法直航,使得许多台商将投资的目光遗憾地转向邻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又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多地吸引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青睐。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福建在台商眼中的重要性,台湾对福建的投资和贸易,虽然受到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由于在地域和投资环境因素等方面竞争性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以福建和广东同为早期台(外)商代工外销产业聚集的形态而言,福建的台资企业在当地外资企业的比重中仍然占有较高的份额,加之近年来福建致力于发展电子、石化和机械制造产业,也吸引了众多的岛内企业前往福建进行投资活动。

    其实早在“十五”期间,闽台信息产业的合作集聚就已初具规模,目前福建全省的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已达60多家,形成了冠捷电子、中华映管、厦门灿坤等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大型台商独资企业,并带动了一批上下游的台资企业在福建落户。特别是进入到2006年,越来越多的台湾项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地涌进了福建,闽台之间的信息产业合作更是一浪高过一浪。2006年2月,全球第三、台湾第一大液晶显示器厂商友达企业独资5亿美元设立的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在友达光电进驻后,台资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辅迅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峻凌电子(厦门)有限公司、州巧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近20多家配套企业随之而来,这将使厦门形成每年200多亿元的产值。与此同时,台湾中华映管公司的TFT-LCD液晶显示模具厂投资2亿美元,也在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征地60万平方米,建立了年生产500万片液晶面板的企业集团,此项目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达到200多亿元。

    如今,台湾信息制造业在福建的成功转移,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岛内企业来福建投资。在2005年举办的海峡两岸软件产业研讨会暨项目对接会上,闽台软件企业就达成了31个合作项目,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与台湾中华资讯软件协会签订了《闽台软件产业合作协议书》,这就使得闽台软件行业建立起了长效的合作机制。按照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今后几年内,闽台信息产业合作的总体方向将由以往制造业上的纯粹组装加工线向技术开发合作转变;由一般的制造业向软件集成电路业方向转变;由纯粹的信息产品合作向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转变。②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底,台商在福建投资的项目累计达到8643家,合同利用台资169.50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109.30亿美元。

  

三、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具体措施

    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构想是为了扭转福建在工业基础和能源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因而福建在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中,不称“东南沿海”而称“海峡西岸”,主要是希望能以台海间的政治焦点来吸引中央及全国的关注,以争取更多的建设经费来发展地方经济。而中央也着眼于福建与台湾较为特殊的历史、人文及地缘关系,不仅领导人亲临福建考察,也应福建地方的要求,将其纳入“十一五”的建设重点中。在2006年4月祖国大陆宣布对台15项优惠的政策措施中,也多以福建作为处理相关经济事务的窗口。

   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架构主要是以福建省的三个重要城市群(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城市群、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以泉州为中心的湄州湾城市群)为主来促成厂商间的群聚效应。在产业发展上,则是以电子、石化、机械制造等三大产业为主。而“十一五”期间这些地区首要的经济目标乃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制造与服务业,而后再逐步发展产业群聚,并推动农村及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福建在宣传、造势,制定规划等方面,寻求各方支持,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引资平台、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这些具体的措施包括:

1.  在法律上、政策上予以保证。

    近年来福建相继制发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并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列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而且经过争取,“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概念业已进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中。

2.在基础设施方面重视与中央有关部门的合作。

    2004年12月,福建省与铁道部签定了《关于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计划用10年的时间,投资1000亿元,建设纵贯福建沿海的温福、福厦、厦深铁路和连接内地的龙厦及至江西向堂的铁路线;2005年2月,又与交通部就支持福建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沿海港口、农村公路和出闽公路达成了意向,为了配合福建的对外海运基础设施的建设,福州、泉州及厦门等重要港口,将计划建设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煤炭和石化产品的出口港,这不仅可以满足当地产业的海运所需,更可以成为江西、湖南等中部内陆省份商品进出口的集散地。根据福建经济发展的形势,若将这些中部的内陆省份纳入福建经济建设的腹地,那就会迅速突破福建地方资源短缺和市场规模受限的窘境。

3.积极推进金融方面的合作。

    2005年3月,福建省与中国农业银行签定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在未来的5年里,农行将向福建提供800亿元的信用额度;2005年4月,又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合作协议》,协议同样规定在未来的5年里,国开行将向福建提供410亿元贷款。

4.努力寻求相关政策的支持。

    2005年7月,经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批复,同意将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设立“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2005年8月,福建省与国家海洋局签订了《关于共同促进福建海洋事业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国家海洋局承诺在5个方面全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列入到《中国海洋事业“十一五”规划》中,以作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区域;2006年1月,福建省与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支持重点。

5.在地方上加大宣传力度,制造夺人声势。

    福建利用一切机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宣传造势,中央领导在福建的视察、外地媒体在福建的采访和外地干部在福建的参访等要素,都是福建人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的对象。福建还充分发挥全国“两会”中的闽籍代表(委员)、闽籍民主党派中的高层人员、闽籍两院院士的影响作用,使他们在推动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逢到全国“两会”,福建就抓住时机,在北京召开闽籍两院院士和港澳代表、委员们的座谈会,以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方面得到广泛的支持。在省内,更是利用各种会议、媒体、书刊、标语等形式广为宣传,并充分发挥八闽大地上英雄儿女们的主观能动性,发动群众出点子、想办法、献计谋。2004年6月,福建省委和经济日报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层论坛,邀请中央及国家机关、著名经济研究机构和福建省有关部门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赴会,在会上中央政研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台办、中国社科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经济日报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都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作了论证。

6.优化自己的发展环境,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

    福建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他们通过转变各级政府的领导作风,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在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地推进“两港”(海港和空港)、“两源”(能源和水源)和“六网”(铁路网、公路网、信息网、电网、给排水网、燃气管网)的建设。

7.积极建立招商引资的平台,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目前福建省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中国•福州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等平台,来扩大福建在海外和台湾岛内的知名度,在扩大招商引资渠道的同时,积极创新对外开放的形式,提高对外合作的实效。

四、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整合台海两岸经济的初始阶段,是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顺应了福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步骤。

    但是从目前台海局势的客观形势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不确定性就在于台海局势的变化,台海局势平稳,海峡西岸经济区就会顺利;若台海出现危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程则必定会受到影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再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若能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三通”,受益最大的也就是福建,因为闽台两地在地缘、血缘、文化、气候等方面都是比较相近的,这就使得福建的优势条件较其他省区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股强劲的驱动力。实现台海的和平,可使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更加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整合成中国最大的经济区,而融入其中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自然也就有了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

    展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虽然它是以区域经济为平衡发展的起点,以希望引进台湾制造业的进驻,使福建早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加工制造及货物进出口的集散中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福建紧紧地抓住祖国大陆对台湾农业产业方面的优惠措施,举办了一系列以“农”为主的招商引资活动,这虽然可以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但也是仅以为福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而作考量的,这将缺乏吸引台湾工业制造业厂商进驻福建的诱因,且极有可能成为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

    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计划虽然已经列入到中国国家“十一五”的发展规划中,这是极有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得到国家重点扶持的有利因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就使得福建能否在短时期内获得国家大额财政补贴的可能性并非很高(尽管有台海政治因素方面的考量),而且也会有可能依照“振兴东北”的方式,国家只负担部分建设经费,其余的则靠招商引资得来的资金加以弥补。但是从福建近年来台(外)资成长的幅度来看,若没有相关优惠政策的配套(国家为福建量身订做的),要想吸引更多的台(外)商来福建投资当地的经济建设,此一构想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再则,就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竞争台商进驻的角度而言,珠三角的代工产业发达,台商劳力密集及消费性产业在那儿已经驻足已久,产业聚群也已经基本形成;而长三角以其充沛的技术人才,相对安定的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岛内高科技厂商的理想投资地。相比较之下,福建的不利因素就在于欠缺重点产业(这与当年定位福建为前线地区的因素有关),且与内陆的交通不便,本地的内需市场小而少。即使是在近年来福建积极推展的石化、电子、机械、汽车等产业,同样也是邻近省份产业发展的重点,加之两岸的直航并未完全开放,这就使得福建吸引岛内制造业的诱因更显不足。

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江苏产生的影响

    从经济理论上讲,外移资金的总量在一定的前提下,一地增加引资量,则表示他地引资量的必然减少,因为资本的逐利性将促使资金流向成本最低的地区。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就必定会吸引更多的台资落户福建,这对江苏吸引台资的工作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吗?若有则会表现在哪些方面?程度又能如何?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扩大江苏吸引台资的机遇在于:

1.  有利于推动苏闽两地台资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制定的重大政策,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是中央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目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利于苏闽两地台资各自优势的产业得到联合,这将有利于形成产业的梯度转移,有利于带动苏闽两地台资企业的均衡发展。

2.  有利于江苏吸收和利用台资物流业的合作发展。

    由于台资企业内部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加快苏闽两地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资源的`流通和转换,借助市场的空间和资源要素的整合,形成资源关联度和经济一体化的协作体系,这将有利于形成苏闽两地台资产业基础设施的对接,对江苏吸引和利用台资物流业的合作发展形成促进。

3.有利于形成苏闽扩大吸收和利用台资的竞争激励机制。

    江苏目前是祖国大陆吸收和利用台资最多的省份之一。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69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640多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288亿美元。但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度的加快,福建必然会在无形中成为江苏吸引和利用台资的竞争对手。在这种“危机意识”之下,江苏必然要对台商投资的服务意识做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增强,完善台商投资江苏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服务,只有存在着这样的紧迫感,才有利于使江苏在扩大吸引和利用台资的竞争环境中形成新的激励机制。③

    但是从苏闽两地各自拥有的优势来看,江苏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人才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且管理水平较高,企业运行的综合成本较低;而福建则在语言、风俗、气候等方面与台湾相同或相近,土地利用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显得相对的宽松,这是江苏所不能相比的。在区位优势上苏闽两地也是各有千秋,江苏地处江海汇合处,交通便利,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福建则位于海峡西岸,拥有大量天然优良的石岸港湾,地理位置上靠近台湾,有优先占领市场的有利条件,加之如果“三通”的条件成熟,则很便于对台湾的海上运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福建在祖国大陆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限制,闽省与国内市场的交往距离相对来说是比较远的。

    从目前闽苏两地接受台资的比较优势来看,首先,如果台湾当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宣传举动不作任何的反应,不出任何局部性、倾向性的政策措施,就其实际现状来说,江苏对于台商仍然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而福建则因其存在着的不确定性,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两岸如能真正地实现“三通”,加之较为稳定的台海局势,福建地方的优势因素必将得到显著的突显,这将使台商投资福建的机会得到增加。其次,要是以海峡两岸能够实现“三通”为前提,那么地缘文化的因素必将会使岛内的台商对福建较其他地方来说,更有一种亲缘感;而岛内所谓的“外省商人”,则也会受这种地缘因素的影响,而会选择到江苏(或者是其他省份)投资。再次,同样是以两岸实现“三通”为前提,两岸便捷的海空交通,将会使以岛内为市场的台湾中小企业也会为成本的因素,而外移到祖国大陆(福建当然是首选地区之一)选择生产基地。第四,岛内目前以大进大出为特色的大型企业集团,因为产销原因,都是愿意临港而建的。在这其中,岛内两头在海外市场(也包括部分大陆市场)的企业,都是愿意将港湾条件优越的福建作为首选之地,而市场对象主要放在祖国大陆的企业,则仍然会把江苏作为选择的落脚之地。

    从江苏台资工业的自身情况来看,已经在江苏落户的台资企业是不可能受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影响,而进行整厂搬迁的(但也不排除在福建会设立服务江苏企业的上游或下游配套企业),特别是以电子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的聚集仍会继续下去。但如果以实现两岸“三通”为前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将会影响江苏对台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在台资企业由苏南向苏中、苏北的产业梯度转移中吸引更多台资的设想因此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的深入,以宁波和温州为代表的浙商资本将更多的流向福建沿海地区,这也必然会增加苏中、苏北地区招商引资的难度。

六、江苏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应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经在福建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正在从构想、规划变为现实的建设热潮,其影响在不久的将来就将凸现出来。江苏作为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重镇之一,就必须敏锐地意识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台海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江苏应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作为一个商机来积极参与,在台商对大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和投资布局中继续保持优先挑选地的位次。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江苏就应该积极做到:

1.江苏要主动融入到海西建设之中。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经济贸易在省际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逐步地显得模糊,因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在它的周边地区(当然主要包括江苏在内)形成一种功能清晰、设施共享、分工细致、整体协调的内在“耦合关系”。我以为苏闽两省建立这种关系的本质首先就要树立一种“共赢”的意识,在两省间建立起吸引和利用台资的合作机制,以避免无序的恶性竞争,换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其次,要寻找江苏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位置,以重新研究和调整自身吸引和利用台资的产业定位,这个定位的过程就是要对现有的引资策略做个调整,对相关产业做到有机疏散、有效集聚各归其位,以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以求共赢。第三,着力发展苏闽两地间快捷通道的建设,以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努力形成苏闽地域互通的大格局。第四,江苏若要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就应该抓准与闽省合作的重点,共同培养具有较大规模、较强关联作用的台资龙头企业,在两地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以促进台资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和承接效能,从而促使苏闽两地形成大个关联的台资产业集群。

2.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管理服务机制。

    政府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来更新管理理念,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不断地简化各类审批手续,压缩对经济发展的管制范围,以实现政府对企业管理的便捷、透明,从而树立政府官员廉洁、高效的品质。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全程辅导及服务,使企业感到安全、方便。以优良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来继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挖崛潜力为来江苏投资的台商提供低廉的商务成本。

3.加快制造业升级的步伐,实现苏闽两地的错位竞争。

    江苏吸引和利用台资的观念应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逐步展开而进行策略性的转变,并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来鼓励台(外)商发展具有江苏自己特色的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主导产业,同时要围绕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来适度地发展有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目前江苏有些台资制造业正在处于升级换代的阶段,省里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发挥江苏台资制造业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实现台资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的高端位移,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进一步提高江苏台资高新产业的聚集度。

    继续鼓励和发展台资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的规模,以形成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现代经济的竞争,既是经济总量的竞争,也是经济结构的竞争,因为经济总量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要靠机构的优化而实现的。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的配套层级。

    江苏台资现代制造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制造业的支撑体系,且能为制造业提供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交通物流、技术研发、设计策划、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及时优良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些单纯的产业配套更为重要,因为现代服务业的涉入,是为企业具备了优良的成长环境,也就对资本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吸引台资服务业进入江苏,实质上也就形成了江苏吸引和利用台资多样化的局面。

6.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江苏台资可持续发展。

    在全社会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用良好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保护环境及雄厚的人才资源吸引岛内的企业将他们的研发、设计中心迁到江苏,是“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因为创新同样也是企业及区域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将促使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地产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同时也是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7.加大金融业服务江苏台商的力度。

    为了加大江苏吸引台商的力度,除了继续致力于江苏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必须清楚地看到省内台商融资的不易,在国家开放对台资企业现有的放贷政策和放贷额度外,应动员江苏本地的金融机构也积极地参与到对本地台资企业的放贷活动,同时也要积极地引导岛内的金融机构来江苏为台资企业服务。这些举动,不仅使台商们就地就可获得所需的资金来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同样也可以配合江苏金融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11月15日)

  

①  陈兆豪、廖启平:福建大力推进对台贸易健康发展  2006年10月27日《国际商报》。

②  新华: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一路飞歌 2006年11月1日《国际商报》。

③  刘相平、施卫东、董  芳、杨  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江苏扩大利用台资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