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二期 工作简报

发布者:颜郡发布时间:2009-06-30浏览次数:68

中心工作进展情况

  

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访问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2009年4月14日至15日,闽台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办公室主任林志达助理研究员一行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国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参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林仁川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勤教授、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支平教授等热情接待了谢必震主任一行。    

    在厦门大学参访期间,台湾研究中心主任林仁川教授、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邓孔昭教授等向谢必震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该中心的管理体制、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及近期开展的工作。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就闽台中心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合作开辟闽台区域研究专栏一事加以赞赏,并就委托他负责组稿闽台区域经济研究方面的论文提出建议。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支平教授作为闽台中心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对闽台中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中心准备着手进行标志性成果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勤教授与谢必震主任则就两个中心同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互相交流建设经验,并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两个中心的合作研究。座谈期间,谢必震主任也向以上各研究机构人员介绍了闽台中心近期所开展的工作情况。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和东南亚研究中心都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建设较好的基地。此次交流访问不仅为闽台今后与这些研究机构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也对闽台中心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访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年4月22日,闽台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办公室主任林志达助理研究员前往泉州参观访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研究员热情接待谢必震主任一行。在访问座谈期间,杨彦杰馆长介绍了博物馆的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各方面的情况,谢必震主任也介绍了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概况及近期开展的工作情况。座谈期间,双方还就进一步合作开展闽台区域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闽台中心成立闽台文化遗产研究所

  

为了加强与台湾高校的学术交流,培养闽台文物保护方面的专门人才,直接服务于海西先行区的文化建设,经报请学校研究同意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成立闽台文化遗产研究所。研究所设立后,闽台中心即着手组建研究队伍,培养涉台文物保护和研究方面的人才。

目前我国已启动了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投入10个亿。全国涉台文物有1300多处,福建有1076处。这些文物保护和修复,修一遍需费时20年。而文物修建和保护,首先需要做的是调研报告和资料的提供,闽台中心拥有阵容强大的研究队伍,具有这方面的优势。目前,闽台中心文化遗产研究所已承接了福建省文物局委托的“福建历史文化名镇(乡、村)专题考古调查” 5个项目。

  

  

闽台中心成立党支部

  

鉴于闽台中心对台研究工作的特殊性,为更好的在闽台中心开展党的活动,2009年3月31日,经报请学校机关分党委研究同意,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成立党支部。2009年4月16日,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会议经过无记名投票,从两名候选人中选举林志达助理研究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闽台中心与校学报进一步商谈合作承办闽台区域研究专栏

  

2009年6月28日校学报编辑部主任陈颖编审、副主编陈芳副编审和文学院副院长谭学纯教授来中心访问,具体研讨合作建设学报“特色栏目”议题。“闽台区域研究” 一直以来是我校学术研究的特色,也曾是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为了进一步打造这一精品栏目,研究中心与学报编辑部正式达成合作共建协议。目前中心 已邀请著名学者主持“闽台区域经济问题”和“闽台文献整理与研究”两个专栏的组稿工作,计划在下半年度陆续推出。另外,围绕“5.14”《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正式颁布,中心将与学报编辑部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畅谈感受与体会,并计划将其中的真知灼见整理发表,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交流交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学术活动

  

日本“刚柔流空手道中国武术友好交流团”莅临闽台中心访问

  

2009年4月3日,以东恩纳盛男为团长的日本冲绳县“刚柔流空手道中国武术友好交流团”到访闽台中心,冲绳刚柔流空手道是日本四大空手道流派之一,在全世界54个国家建立空手道武道馆。该流派创始人东恩纳宽量清末曾在榕跟随中国武师习武多年。代表团此行目的就是要找寻这位中国武师鼻祖,同时与福州武术界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中心下属中琉关系研究所的学者多年从事中国与琉球历史文化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中心主任兼中琉关系研究所所长谢必震教授和中心研究人员热情接待了到访的交流团。

  

  

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一行莅临闽台中心研讨合作开展福建名镇(乡)名村调查计划

  

     4月16日下午,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率队莅临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就中心与文物局合作开展福建历史文化名镇(乡、村)专题考古调查工作事宜进行研讨。福建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调查计划是保护和抢救省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受到我省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课题。郑国珍局长一行向闽台中心详细报告了省文物局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期成果、经验和工作心得,并由文物局专 家向大家作详细报告。该项计划于2006年由省文化厅、文物局制定启动,对福建省3批57处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进行考古调查,并以丛书形式出版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再对名镇(乡)名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科学的应对之策。

在此次研讨会上,省文物局与闽台中心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由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负责调查文物局第三批考察的名镇(乡)名村对象之中的5个,分别是福州市仓山区螺州镇、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此项计划的开展将有助于我省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服务现实,造福后世。       

  

  

谢必震主任赴厦门参加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

揭牌暨交流合作中心网站开通仪式

  

2009年5月17日,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揭牌暨交流合作中心网站开通仪式在厦门华侨大厦举行,闽台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应邀出席此次仪式。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教育部倡议和直接支持下建立,旨在通过构建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平台,聚集大陆和台湾职业教育界院校长和优秀人才,在共同致力于两岸职教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两岸职教合作交流。同时,积极探索两岸职教合作交流的新领域、新模式,使其成为两岸教育交流的试验区、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试验区和产学合作的试验区。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等两岸180多所院校校长出席揭牌仪式。

  

  

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出席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2006年6月3日至10日,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亚、西亚和中国景教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元代泉州景教的兴衰”。会议期间,谢必震教授参观考察了萨尔茨堡城,莫扎特故居和主要教派之教堂。此次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2人,分别来自奥、德、英、美、法、俄、日、印度、土耳其、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

  

  

谢必震主任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参加“台湾社会经济史会议”

  

2006年6月12日至17日,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台湾社会经济史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中心主任谢必震出席了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闽台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关注。

  

  

台湾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许雪姬研究员、黄富三研究员

与厦大台研院副院长邓孔昭教授、陈在正教授等人到访

  

    2009年6月17日(周三),台湾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许雪姬研究员、黄富三研究员、王丽蕉编审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邓孔昭教授、陈在正教授等一行来榕访问,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办公室主任林志达助理研究员、科研秘书徐斌助理研究员等一道接待了台湾客人。

  

  

闽台中心研究人员受邀参加建宁县报国禅寺佛像开光法会暨“海峡两岸慈航文化论坛”

  

6月20-21日,在建宁县报国禅寺与有关单位的邀请下,闽台中心派研究人员参加了报国禅寺佛像开光法会暨大雄宝殿慈航纪念馆奠基典礼,同时出席了“海峡两岸慈航文化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慈航法师生于福建建宁县,圆寂于台湾,并成就台湾首尊全身舍利。他为台湾佛教复兴和促进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此次盛会和文化论坛的召开对于促进闽台及香港佛教界、文化界与经贸界的交流与合作将具重要意义。此次活动还邀请了省民宗厅宗教一处、三明市、建宁县有关领导,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众多高僧、信众出席参加,我中心作为唯一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了此次盛事。


  

  

科研工作情况

  

闽台中心研究员谢重光教授新著《客家文化述论》引发学界关注

  

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文化所所长谢重光研究员新著《客家文化述论》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此书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也是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新近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谢教授是客家研究专家,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已十余年,曾出版相关专著六七部,此书是谢教授关于客家和客家文化的最新观点的系统梳理、总结而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这部积多年穷究之功的厚著中,谢教授针对当今客家学界存在的主要分歧均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廓清了客家人、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等问题,并阐述了“客家文化根在客地”这一独具创见的观点。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已有学者撰写书评发表于报刊杂志上;亦有学者认为是书之出版对研究认识客家历史文化、弘扬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闽台中心研究员喜获“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课题”两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9年6月8日公布“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课题名单”,中心研究员喜获2个立项(以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为第一申报单位),它们分别是:

①李湘敏教授的《高山族与闽越族历史渊源探微》(一般项目、民族问题研究)

②杨齐福教授的《科举考试与台湾社会》(一般项目、中国历史)

  

  

闽台中心研究人员近期发表论文

  

潘荣阳、郑小洁:《论民国时期东南亚的高甲戏演出热潮》,《福建艺术》,2009年第2期。

  

谢重光:《明代湘赣闽粤边的社会动乱与畲民汉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黄绍臻:《海峡经济区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林卿:《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林卿:《闽台农业合作:海峡经济区发展之先行》,《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谢重光:《客家文化性质与类型新说——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说质疑》,《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林翊、张燕梅、林卿:《匈牙利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及其启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闽台信息动态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文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福建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文,提出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全文摘要如下: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战略定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发展目标:到2012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着力科学发展先行,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地方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闽台经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三、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保障。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

  

五、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促进互动融合。

  

    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化与港澳侨合作。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八、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九、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规划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赋予对台先行先试政策;强化组织实施。

  

  

  

近期闽台动态信息几则

  

2009年4月5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应邀出席在西安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

  

2009年4月5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福建考察时表示,希望福建以加强闽台合作交流为突破口,带动福建全方位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2009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王文杉率领的台湾联合报系访问团一行。

  

2009年4月22日,台湾最大客货滚装轮——“台华”轮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载着九百多名旅客,从厦门东渡厦金客运码头出发,首航厦门——澎湖——高雄航线,开启了台湾客滚运输船从大陆载客直航台湾本岛的新篇章。

  

2009年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26日在南京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三次会谈,并签署三项重要协议及达成一项历史性的原则共识。随着这些协议和共识的签署、达成及落实,海峡两岸在隔绝60年及去年12月15日基本实现直接“三通”后,将全面实现直接“三通”——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

  

2009年4月29日,台湾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郑成功文化节”二十九日晚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开幕,来自大陆的厦门歌仔戏团、泉州南音乐团、漳州木偶剧团、福建省杂技团与台湾十鼓击乐团等艺术团体轮番上阵,舞蹈、音乐、戏曲、杂技等联袂演出。

  

2009年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厦门进行考察。

  

2009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周年日,由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原住民文化团队来到四川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板房区,以岛内少数民族特有的“除丧”方式为汶川大地震灾区民众祈福。

  

2009年5月17日,首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合力推动两岸民间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成为普遍共识。与会人士认为,海峡论坛为两岸同胞特别是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与互动开辟了更大空间。

  

2009年5月18日,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在福州举行,250多位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与会,为构建“海峡经济区”建言献策。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前进道路,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009年5月28日,来自鹿港文教基金会、台北华冈艺术学校等机构的100余名台湾乡亲来到福建石狮蚶江镇,参加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与当地同胞共同庆祝端午佳节。

  

2009年6月18日,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署名文章《以和平为念 以发展为重》获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征文特别奖。

  

2009年6月19日,福州市晋安“闽王金身巡安台湾暨宗亲文化交流访问团”赴台,这是闽王金身首度入台湾本岛巡安,也是大陆首个正式入台进行宗亲文化交流的民间访问团,为期10天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2009年6月25日,马英九完成参选国民党主席的登记,他表示,在正式出任党主席后,国共平台还会继续存在运作,不过他希望能扩大参与,让国共平台成为两岸沟通的管道,让所有意见都可以透过这个管道表达沟通。

  

2009年6月26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福建省知识产权局承办,福建省知识产权协会、台湾工业总会、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促进会协办的“海峡两岸知识产权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主题为“金融风波中的企业知识产权”。

  

中新社福州六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罗钦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个台生入读福建中医学院本科至今,对台交流合作已经渐成福建高校的一大办学特色。而且,闽台高校的这种交流合作走向了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