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巍巍:闽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发布者:李积庆发布时间:2018-03-28浏览次数:532

  中评社福州8月26日电(记者 黄博宁)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教授吴巍巍日前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上对闽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给予七项建议。他认为在闽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加强闽台合作和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

  1.明确市场定位,制定科学规划。闽台开展宗教文化旅游不能只局限在闽台内部,而是应该放眼于全国,甚至全世界。从全国范围来看,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是独具特色的。而且随着福建移民的扩散,福建的民间信仰影响范围也遍及世界。“数以千万的以闽台为祖地的海外华人,是闽台稳定的旅游客源,也是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持久的欣赏者和交流者。东亚、东南亚、南亚、北亚等儒释道文化影响地区的游客也是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拓展客源市场” 。

  2.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宗教场所管理。相较于福建民间的宗教活动盛况,相关的宗教管理的法规还是相对滞后的,特别是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管理。一些大型的宫庙会涉及到人员管理,信众捐献管理等实际问题。当在这些地方开展旅游活动时,问题则更加复杂:比如宫庙的修缮维护谁来负责、旅游收益如何分配、景区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界限、游客与香客的管理等等。在这方面,大陆可以借鉴台湾的相关管理办法,组织管委会或者基金会等类似机构,尽量减少行政干预,采用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办法来灵活应对。

  3.加强内部合作,实现点—线—面结合。首先要加强福建省内部各县市的合作。福建神明多而分散,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神明,也形成了各自的习俗。在旅游规划中就需要去粗取精,将优势神明及特色习俗分类出来重点开发,如湄洲的妈祖、福州的临水夫人、东山的关帝、安溪的清水祖师、青白礁的保生大帝等。但是这些神明各自分布相对分散。旅游管理部门应该统筹规划,首先应该统一同种神明旅游资源,避免长期出现的“祖庙”、“第一”之争。然后在区位相近的神明之间加强合作规划,由点及线,形成一定规模,再逐渐扩展至互相重叠,由线及面。

  4.活跃管理思想,开发特色旅游。宗教信仰及其习俗文化是在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贴近人民生活的俗文化,具有多源的兼容性和浓厚的人情味。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尽可能的发挥闽台宗教的这种特点,开发出贴合游客心理需求、具有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如民间宗教信俗活动,在保持信仰习俗本真的前提下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寓教于乐,让游客既了解了信仰文化,又得到了放松。举例观之,莆田市推出十三道妈祖宴菜,这十三道菜均取材莆田本地食材,又与妈祖文化相契合,游客在品尝美味菜肴的同时体会了妈祖文化之美,比一般的听故事更能深入人心、回味悠长。闽台神灵系统复杂,分布较为分散,游客难以对闽台宗教信俗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因此闽台可以借鉴民族村、民俗村等类的经营模式,建立“闽台宗教民俗主题公园”。因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在功利性特征,信众心理多是多一神即多一重保护,故而在闽台众多宗教信仰场所宫观寺庙中,多能看到各类神明共祀的场景,这种糅杂性、共通性特点为构建多元文化的宗教信俗主题公园提供了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非是要建立一座供大家顶礼膜拜的大型“众神庙”,而是一个集文化、教育观光为一体的“众神博览会”、“文化大观园”,彰显的是旅游宣传和观览意义。

  5.争取学术支持,深挖资源内涵。宗教信仰虽然有糟粕,有迷信落后的成分,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民间的一种体现形式,诚如学者所言:“民间信仰虽然没有系统的宗教理论和严密的组织, 但却有着融合儒道释三教的内容丰富的宗教道德, 以儒家的忠孝为主, 兼收并蓄佛教的因果轮回、道教的承负报应等等宗教伦理” ,普通大众主要关注到宗教信仰“俗”的一面,其隐含的宗教哲理,文化内涵,历史原貌就需要争取学术界的支持。目前闽台之间也举行过一些诸如“临水夫人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吴真人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研讨会”等,这些学术会议对闽台宗教的内涵进行了深挖,对闽台宗教旅游开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今后应该培育一些规格高、学术强、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使其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并逐渐扩大影响力,吸引世界各地学者参与。

  6.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优劣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目前闽台高校之间已采用“校校企”和“分段对接”的方式联合培养人才,旅游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专业。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还合作举办了福建海峡旅游学院,于2010年6月21日正式挂牌。这都为闽台合力培养旅游人才做了有益的探索。在闽台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中,还需要有一定民间信仰知识的专门人才。只有对闽台宗教文化与信俗内涵、特点以及我国宗教管理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设计出既能体现闽台宗教文化特色又能符合我国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文明的旅游产品。同样,导游人员也需要热爱、了解闽台宗教信俗文化,在导游的过程中让游客体会到闽台宗教的魅力,而不是落入到迷信活动的窠臼。

  综上所述,闽台宗教信仰及有关习俗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对闽台宗教文化的认识与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闽台宗教来源与生产实践,贴近大众生活,体现了闽台群众对生死、对自然、对人生、对未来的淳朴态度,以此为内容展开的旅游活动也必然是贴近游客心理,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方式。有了这样的基础,在闽台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就需要发挥两地各自优势,加强闽台合作,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实现闽台宗教旅游健康发展,为造福两岸民众福祉起到添砖增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