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湖江:大陆慈善事业正在迎头赶上?

发布者:李积庆发布时间:2018-03-28浏览次数:487

  中评社福州8月28日电(记者 黄博宁)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李湖江日前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上表示,海峡两岸的佛教慈善事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而言台湾地区的佛教慈善事业已经走向成熟,具备了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制度化、法制化、现代化、国际化等特征,大陆地区佛教慈善团体的慈善事业虽然先天不足,但是也逐渐起步,正如星星之火有逐渐燎原之势,在各个方面迎头赶上。

  台湾是从1987年解严以后,佛教才真正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四大山头名闻天下,诸如佛光山、法鼓山、慈济、中台禅寺等佛教团体还屡获台湾当局政府的支持与表扬。大陆佛教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各种佛教慈善团体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也在逐渐发展壮大。

  佛教客观上的确有利于国家治理,但是佛教界包括僧众与信众,由于信仰的关系,往往会夸大佛教的社会功能,对于政府来说,理应重视佛教组织的客观存在,从发挥其有助于政府治理的层面对佛教进行管理和规范。

  对于社会层面,佛教信仰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佛教慈善事业能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物质、精神双重需求,在重大灾难发生时,还能能成为社会重建的重要力量。所以政府与佛教团体的良性互动可以构成双方获益的和谐状态。

  进入二十世纪,伴随社会的现代转型,佛教慈善救济活动发展越来越兴盛,乃至有以慈善救济创立宗派者。此当是佛教与社会互动的一个新趋势,或者会影响到大陆佛教的未来走向。

  海峡两岸的佛教慈善事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而言台湾地区的佛教慈善事业已经走向成熟,具备了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制度化、法制化、现代化、国际化等特征,大陆地区佛教慈善团体的慈善事业虽然先天不足,但是也逐渐起步,正如星星之火有逐渐燎原之势,在各个方面迎头赶上。

  慈善是佛教的社会责任,是佛教教义的内在要求。要想证得涅盘的佛果,就必须做利乐有情的慈善事业。佛教慈善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通过服务社会一方面实现自身解脱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彰显佛教的社会价值。佛教慈善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质救济与精神慈善并重。

  当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向社会公益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去宗教化就意味着淡化宗教色彩,去除了佛教的特色也就去除了佛教的优势。佛教的神圣性特质、佛教领袖的卡里斯马型人格 是凝聚人心、共赴慈善的主要动力。台湾地区佛教慈善事业如佛光山、法鼓山、慈济、中台禅寺的卓越成就与其领导人星云大师、圣严法师、证严法师、惟觉老和尚的卡里斯马型人格密切相关。走向社会公益是政府部门的要求,然而佛教慈善事业的特点是落实信仰、回归心灵,这是佛教自身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淡化信仰,另一方面却要求落实信仰,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的矛盾通过人间佛教的理念糅合在一起。

  佛教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是佛教加强自身建设的表现,那么从政府与社会的层面来讲,也应该积极提供政策支持、法律支持、专业支持、技术支持甚至包括精神支持等,只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当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才能够发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