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琬舒:闽台香道中的福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2-11-04 19:54:19
五代·铜鎏金狮钮熏炉·馆藏于福建博物院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作者 宫琬舒)珍藏于福建博物院的一尊铜鎏金狮钮熏炉,是五代闽国有铭文铜器之孤品,铸工精致,构思巧妙,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也存有两件清代香炉——清末闽台蒋氏宗祠为祭祀祖先不惜重金订制的青花龙纹直筒炉和中国台湾省高雄市征集捐赠的福建泉州白石作品“天上圣母”石香炉。这些香具文物都在诉说着两岸人民“共享一缕香,同求万千福”的美好故事。
中华香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人们对香的追求和使用,绝不只局限在简单的香味,而是希望能获得保健养生、防病治病、怡情养性、修养道德、和谐生活等多方位的呵护与滋养,从而创造出奇幻而又华美的福香文化。以馨香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和祖先等是民间最寻常的福香文化。传统观念认为“香”是与神明对话的通讯物,香由心生、心由香达,人们通过烧香将内心的祈愿传达给神明,以祈求神明保佑;而神明亦可通过供奉的香火对人间进行了解和监督,即所谓的“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绝大多数的传统节日都有“以香祭祀”的习俗,《兴化府莆田县志》记载:“元日先夕,汛扫室堂,五鼓而兴,设香烛,陈果饵酒馔,以祀其先”。《漳平县志》记载:“元旦,晨兴,爇香燃蜡,拜天及祖”。
宋代刘克庄记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可知祭拜妈祖的香火已赓续千年。信众来到湄洲妈祖祖庙祭祀膜拜,为家中航海、出远门的亲人点上一炷香祈求平安。妈祖香礼是在继承汉代道家香仪的基础上,结合民间朔望行香的礼俗而发展起来的,彰显了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敬拜妈祖分为进香礼和跪拜礼两部分,三炷清香表虔诚,敬天敬地敬神明,之后再对妈祖行三跪九叩礼,这是祭拜妈祖的最高规格礼仪。如今闽北邵武谢坊村的闽王庙依旧留存着烧“福”字香,祭祀闽王王审知的习俗,以山茶籽壳碾成的粉为原料,制成“福”字香的传统手艺,传递着福建地区祈福文化生机勃勃的民间力量。
人们充分认识了“香”的药用价值,学会借助“香”疗病化疾、祛瘟辟邪、强身健体、安神正魄,“以香入药”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平安最原始、最普遍的祈愿。香药既有名贵香料,又有生活中弃之无用的许多果皮、果核等。我国药典中,百分之十二左右的中成药都配有麝香。据历代医经药典记载:麝香具有芳香开窍、舒心、宽胸、镇痛安神、通经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和消炎解毒等功能。
盛产于福建的荔枝,其实也是一味鲜为人知的香药,称为“荔枝香”,只不过真正有功效的部分是今天被食客弃如草芥的荔枝壳。《通志·草木略》记载:“荔枝,亦曰离枝,始传于汉世。初出岭南,后出蜀中,今闽中所产甚盛。”《南海药谱》指出,荔枝“今以形如丁香、如盐梅者为上。取其壳合香,甚清馥”。单烧荔枝壳可以解除晦气;将荔枝壳煎作汤汁饮用,可以解除“日啖荔枝三百颗”带来的副作用——燥渴;据清代医书《冯氏锦囊秘录》记载,将荔枝壳包上青海所产的石盐,再将壳的外表面烧成灰、里层部分仍保持原有的气味,随后研末涂抹,治疗牙痛往往有特效。
在岁时节俗中,以“香”驱邪避讳、拔除不祥、防虫灭菌的习俗十分普遍,如端午节需焚香、用艾、浴兰。《福州府志》记载:“端阳自五月一日始,人家悬蒲艾,妇女系续命丝,佩符簪艾虎,作粽。午日书符作门帖,浴兰汤。以蒲与雄黄入酒饮之,并制雄黄为筒,燃于屋壁床帐之上。小儿则以其末涂耳鼻,云避百毒。”《台湾县志》记载:“五月五日,各家悬菖蒲艾草于门,制角黍,以五彩线系童子手中,以虎子花带于首,近海居民,群斗龙舟以为荣。”《彰化县志》记载:“五月初五日门悬蒲艾,和雄黄酒饮之,午时采苦草浴儿,以避邪气。……家以绣囊,实以香屑,令儿佩之,以五彩线系儿手足,曰:长命缕。”
古人也将“香”应用于建筑,充分发挥香木天然防腐的特性,帮助房间生发阳气,防止阴邪之气,有益生之效。
清·茄楠木雕万事如意香佩·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存有诸多清宫旧藏的顶级沉香——茄楠木雕香佩珍品。茄楠是最高等级的沉香,明代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指出:“此香不可焚,焚之微有膻气。大者有重十五六斤,以雕盘承之,满室皆香,真为奇物。小者以制扇坠数珠,夏月佩之,可以辟秽”,《香乘》中提及“倘配少许,才一登室,满堂馥郁,佩者去后,香犹不散”,以上皆表明茄楠宜雕琢,不适烧焚,可随身佩挂,香味持久。此外,这些香佩雕刻的图案多为各种象征吉祥寓意的纹饰,人们将追求美好的福愿融入随身佩饰,并透过茄楠沉木的上品香气熏染身心,传递着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有些香佩的镂雕图案具有“福禄寿”的内涵,其取材于“华封三祝”的典故,或以一对母子鹿,间饰桃实与蝙蝠表现,或以三多——佛手、桃实与石榴的物象呈现。“鹿”取谐音“禄”;“蝙蝠”则为“福”;蟠桃则有“寿”之寓意,传说东方有桃树,以核作羹,食之益寿;石榴因“榴开百子”,象征多子多孙,家庭兴旺而深受世人喜爱;佛手有菩萨之手之说,又与“福”谐音,因而以佛手象征多福,共同寄托着多福、多寿、多子的愿望。雕刻着如意、“卍”字纹和柿子三种元素的香佩,寓意“万事如意”;而以岁寒三友竹、梅、松作为纹饰,则具有“梅开五福,竹报三春”“节节高升”以及“长寿”之意。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http://hk.crntt.com/doc/1065/1/3/6/106513624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6513624&mdate=110705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