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林卿教授出任中心第二届主任
历时一季度的全国公开招聘和考核,2006年1月20日,校党委常务会经过认真研究,同意任命林卿教授为第二届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依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精神,进一步完善中心主任负责制。
附:中心主任简介
林卿,女,1955年生,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生态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福建省农经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福建小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担任《生态经济学报》、《林业经济问题》等学术刊物编委;担任《可持续发展研究》编辑部特约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农地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岸农地利用问题》、《世贸组织框架下闽台农业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土地政策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和《农地利用问题研究》等;近年还在中国农村经济、台湾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与重点课题各一项;主持福建省社科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三项;主持福建省科技厅重点软科学项目二项;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中心公开招聘行政管理研究人员
本着精简、效率的原则,中心在2月间,以兼顾科研与行政管理的方式配置中心行政管理人员的方式,补充了5名兼负有行政管理职责的研究人员。他们分别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强副教授、文化研究所所长谢重光教授、政治研究所所长杜力夫教授、中心主任助理林翊博士和经济研究所秘书黄茂兴博士。
中心制订2006年度工作计划和“十一五”工作规划
2月底至3月初,在林卿主任的主持和精心组织下,中心顺利完成了《2006年度工作计划》和《“十一五”工作规划》的制订工作,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心发展和努力方向。计划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中心整体发展思路将以政府科研投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和发展为动力,积极吸引市场资金,发挥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科研资源优势,承接省委省政府以及企业的课题,认真组织攻关,出好成果。力争把中心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型、创新性、能够切实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领导决策的创新科研平台。在“十一五”后期使中心升格为全国一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我们不遗余力的奋斗目标。今后中心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运作:
一、创新管理体制,整合优质资源;
二、调整研究结构,拓宽研究重点;
三、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广泛联系;
四、面向社会研究,提供咨询服务;
五、加强人才培养,创建优质基地;
六、加强资讯建设,完善报告制度。
向教育部呈报2006年度重大项目招标课题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中心于2月18日向教育部呈报了重大研究项目《两岸资源整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统一组织招标。该课题旨在闽台经贸关系日趋密切的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如何进一步整合两岸各种资源,提高区域比较优势等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为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共赢提供基本理论和学术支持。
中心公开招聘基础研究员
为实现中心市场化管理的管理体制创新目标,以流动、竞争保障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与最优配置,3月6日,中心通过网上公开向全国招聘18名基础研究员和项目研究员。此次采用“分类招聘”的管理方法,以促进向市场化管理目标的过渡。基础研究人员是按应聘合同,必须完成规定科研工作量的中心基本研究人员。项目研究人员是按项目招聘,必须按项目合同规定完成科研工作的中心研究人员。中心对符合应聘条件所招聘的各类研究人员,给出相应的权利与责任规定,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确保中心每年基本研究成果的形成,并不断提高中心的综合研究能力与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体招聘要求可参见中心网站的招聘启事。
“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经济共赢”高层论坛筹备会在中心召开
2006年3月21日晚间,由李建平校长主持在中心会议室召开 “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经济共赢”高层论坛筹备会,出席会议的其它领导有原校长朱鹤键、汪征鲁副校长、张江山校长助理和游小波组织部部长。来自欧亚科学院院士廖克、校外事办、地理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历史学院、旅游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主任、院长也一同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别听取了欧亚科学院院士廖克和中心主任林卿就两家单位联合筹备举办“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经济共赢”高层论坛的方案介绍。此论坛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的廖克和刘遵义两院士倡议举办,围绕“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经济共赢”的主题将分别在香港及福州两地展开研讨,预备邀请多位知名科学院院士和两岸三地的约一百五十名专家学者参加。福州分会将由福建师范大学承办,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具体操作。与会各学院负责人就论坛举办时间的选定、两岸三地参会人员的分配和组织、经费来源、学术论文的组织和把关以及筹备组委会的建立等问题作了认真探讨。汪征鲁副校长建议主动向省委省政府和涉台机构宣传举办论坛的重要性,争取各级领导对论坛的关注和支持。同时,还要把这次论坛的召开与我校百年校庆密切结合起来。建议尽快组建高层论坛福州会场筹备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李建平校长对论坛的举办表示了极大的信心,他要求中心与欧亚科学院密切联系,尽快商订具体时间和港台专家名单,争取多名院士来榕参会;校长还要求各学院不但要为论坛的举办出力,还要积极组织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以备参会研讨。
主要学术活动简讯
台湾亲民党人士樊家和博士莅临中心演讲
3月10日,台湾桃园县亲民党执行长、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樊家和博士莅临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为50多名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作了一场以“中国心两岸情”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他畅谈了台湾民众在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的不同认知,并介绍了自己为力促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所作的努力。演讲中研究生们热情参与,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与主讲人展开了积极互动。此次讲座为樊家和博士华东地区巡回演讲的一站,相信对我校研究生在关注台湾社会和研究台湾问题方面有所俾益。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系列讲座仍将继续邀请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前来交流和展现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
闽台区域论坛
从长计议两岸农业合作
(林卿)
连、宋访问大陆与胡总书记会谈后,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及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成为会谈中双方将共同推动与促进的重要内容之一。5月3日,中共中央授权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宣布,将检验检疫准入的台湾水果由12种扩大到18种,并将对10余种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措施。随后,数批以“零关税”登陆的台湾水果先后在福建、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亮相。量少、质优、价格高昂的台湾水果,以其满足了辽阔大陆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尝鲜、探究、猎奇的消费需求,给人留下闪亮登场的深刻印象,并引发了一些厂商、居民与政府管理者对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具有消费市场的良好预期。由此,增加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有可能被作为增强两岸农业合作的模式之一被倡导。
然而,笔者认为,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它不符合区域间合作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双赢为基础的经济规律。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减轻台湾农民由于高成本而形成的竞争压力,向台湾农民伸出援助之手,但经济发展的规律必然使之不能持久。因为台湾农产品由于土地与劳动力资源的稀缺,生产成本太高,导致价格太高,与相对廉价得多的大陆农产品比较,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台湾一些高品质、有特色、大陆目前还无法生产的农产品,能满足大陆市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大陆获得优良品种与栽培技术后,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自己生产),但毕竟也是难以持久的。因此,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只能是一种过度性的两岸农业合作方式,从长计议两岸的农业合作,应遵循经济规律,寻找一种以双赢为基础的、可持续的发展途径。事实上,改革开放后两岸农业合作的实践已证明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在于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差异。两岸农业合作的双赢基础在于资源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并由此不断增强了两岸农业发展的依存性。我们以闽台农业合作为例,进一步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可持续途径。
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关系,闽台农业合作始终走在两岸农业合作的前列,始终扮演着示范窗口的作用。因此,闽台农业合作是两岸农业合作的缩影。回顾闽台农业的合作历程,总结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闽台农业合作的趋势,都可以结论出:资源要素的直接流动与整合是闽台农业(也是两岸农业)合作的最主要形式;闽台农业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本质与核心在于具有极强互补性的资源要素的整合。
以1949年为分析起点,从台湾农业成长过程,直到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不难看出:当前,土地、劳动力、自然生态环境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以及规模不经济是限制台湾农业,从而限制台湾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台湾农业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步入现代农业的先进行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资本、技术、市场经验、营销网络等丰富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但与此同时,台湾土地、劳动力、自然生态环境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变得越来越稀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由于缺乏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而难以发挥优势,高成本威胁着台湾农业的生存与发展。
较之台湾,福建有着较优越与宽阔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总量较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在城乡差别制度安排下长期积累的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福建农业总体上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之中,小规模经营,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本、技术、营销渠道,市场经验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是制约着福建农业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福建农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产业化经营,以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是福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闽台农业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为以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为核心的闽台农业合作模式的形成与成功提供了经济基础。
我们可以将农业资源划分为土地、劳动、资本与技术四大类,统计分析表明[1]:从资源禀赋来看,福建土地总面积是台湾的3倍多,人均土地面积约为台湾的2.2倍,福建农业用地总面积约是台湾的7.6倍,人均农业用地面积是台湾的近5倍,可见,较之台湾,福建在农业用地总量与人均农业用地量上都有比较优势。然而,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比较,无论是从农业产出率还是从农地利用结构优化分析,福建农地资源配置效率都要低于台湾。台湾依靠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稀缺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闽台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分析表明:台湾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福建。尽管1990年代以来,福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显着的提高,但与台湾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1991年,台湾劳均农业总产值是福建的23.58倍;1995年,台湾劳均农业年总产值是福建的11.24倍;2001年,台湾劳均农业总产值是福建的8.83倍。1991年福建农业劳动力为台湾的7.6倍,2001年达到10倍多。虽然近10年来福建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倍多,但由于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有较大提高。因此,优化配置福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很大。然而,尽管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使台湾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福建,但是由于台湾农业总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太低(2002年为1.8%)[2],台湾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却低于福建(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衡量某一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状况,其动态变化反映出产业的产出效率与劳动密集度的联系。通常,如果更高的产出率比重是由更少的劳动力比重创造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就较高)。这说明台湾农业较之其它产业的比较利益比福建还低,受岛屿资源的限制,台湾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福建虽然农业劳动生产率显着低于台湾,但农业总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2004年还达到27.76%[3],农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出的贡献中还有一定的地位,福建农业发展的天地还十分广阔,台湾丰富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可以流动到福建,寻求新的农业发展空间。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本深化是技术进步与提高其它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资本积累率与资本效率是反映资本深化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而资本劳动比率与资金生产率又是分别反映资本积累率和资本效率的具体指标。闽台农业资本配置效率比较分析表明:闽台农业资本劳动比率(在农业经济分析中通常用农业劳动力物质资本拥有量来表示)存在显着差别。1991~2000年,台湾人均农业劳动力物质资本拥有量是福建的55倍。可以说,闽台农业资本深化程度的显着差异是闽台农业劳动生产率显着差异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深化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会导致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
闽台农业资本效率(用农业资金生产率表示)比较分析表明:福建与台湾农业资金生产率有显着的差异。1991年福建农业资金生产率为199%,台湾为129%。2000年福建农业资金生产率为161%,台湾为125%。2001年福建农业资金生产率为159%,台湾为107%。台湾农业资金生产率显着低于福建,这表明在闽台两地农业资源配置组合中台湾农业资本要素偏多,如果能将台湾农业资本要素与福建其它资源要素整合,既能提高台湾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又能提高福建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科技进步是以劳动和资本作用之外的“余值”进行测度的。即将经济增长总值分别扣除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后,其余值可看成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这一经济学原理,对闽台农业经济产出、劳动、资本的变动趋势;闽台农业资本-产出比率的变动趋势;闽台农业劳动-产出比率的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可分析出:1991~2001年,福建农业产出增长曲线一直都在资本增长曲线之上,表明农业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共同提高了福建农业劳动生产率。1991~2000年,台湾农业劳动力就业与农业资本投入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劳动-资本比率没有大的变化,但产出的增长都比资本的增长快,产出曲线总是处在资本与劳动变动曲线之上,说明台湾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农业技术进步可以包括品种的改良,耕作制度的进步,农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等。台湾农业技术领先于福建已是不争的事实。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没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基础难以发挥优势,而传统农业要素需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注入才能有效提高配置效率。闽台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分析表明,闽台农业资源存量与资源配置效率不仅存在优势的差异,还存在极强的互补性。福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台湾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台湾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生产力的发挥需要到福建找到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结合的资源与空间,闽台农业之间的这种依存性,决定了台湾应从已不具优势的农产品竞争(由于价格太高)转向具有优势的生产要素竞争,将台湾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营销能力等要素与福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整合,通过先“化整为零”的方式——将台湾富余的现化农业生产要素转移到福建,与福建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达到“化零为整”的目标——与福建共创与分享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份额)。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农业合作一直遵循着这一经济规律在发展,并取得双赢的效果,仍以闽台农业合作为例。闽台农业合作无论是从最初的良种引进,到后来的台湾资本、技术与福建土地、劳动力直接结合,还是直到目前的台商直接投资办农产品加工业与旅游观光农业,其实质都是闽台农业资源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也就是说,闽台农业合作的模式始终是农业资源要素的整合,通过这种整合来提高闽台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在这种模式的合作过程中,台湾扩大了农业发展空间,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资源比较优势等级。与此同时,借助台湾资本、技术与市场营销网络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注入,福建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产品贸易发展。因此,不难理解,如果两岸农业合作是以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为主要形式,就不能达到资源比较优势互补、创新区域农业竞争力、实现双赢的合作目标。
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是合作的基础。双赢的选择能使两岸农业以更强的区域实力,共同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挑战,使两岸农业在更紧密的依存与不断的合作中得到发展。因此,从长计议的两岸农业合作应将台湾不具竞争力的产品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通过优势互补的资源要素整合,创新两岸农业竞争力,在相互依存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政府最需要做的事应该是:通过服务创新,以降低闽台农业合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通过政策创新,进一步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提高两岸农业合作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形成更稳定的预期,进一步激励两岸农业合作。
--------------------------------------------------------------------------------
[1]林卿,世贸组织框架下闽台农业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6月,46-88页
[2] 资料来自:台湾《农业统计要览》2002年
[3] 资料来自:福建统计局网站《福建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